Monday, January 25, 2010

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




《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

這本書講的是一名哈佛的醫學生黃至成還沒畢業時就發愿從事醫療服務以探索其人生的真諦。這位才三十五歲的年輕醫師,父母親是台灣移民,他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出生,是一個從小就天賦過人的資優生,十歲就到大學去旁聽,讀書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他的心願很小,他相信等他長大讀完醫學院之後,就會有時間好好的玩了。

十六歲那年聖誕節早晨,黃志成失去了患血友病的妹妹。

他的生命改變了,他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他對一切感到質疑,也對一切憤怒。

上帝造人、醫療救人,但為什麼卻獨獨奪走了他可愛的妹妹?生命的答案究竟是什麼?

哈佛醫學院畢業的前一年,這位大四的學生毅然向學校申請休學一年,他發願要去世界上最窮困的角落,去照顧最邊緣的孩子。

他發了一百多封請求擔任志工的信件,最後他接受一個教會的邀請,來到玻利維亞,擔任專門收容街童的孤兒院醫生。

玻利維亞是南美洲一個非常貧窮的國家,因為貧窮,所有的人都為了生存沒有尊嚴的活著;因為貧窮,大人將苦難發洩到孩子身上,家庭裡暴力事件不斷上演。

首都拉巴斯,成千上萬平均十四歲的孩子流落街頭,百分之九十的孩子受過身體的虐待,他們打架、乞討、偷竊、吸毒、強暴,或是被打、被偷、被強暴,甚至被謀殺;女孩子則用身體去換取小額的金錢,或是短暫的保護,然後是懷孕、墮胎、死亡……





在全世界最大強權國家的南方,本該是最天真的孩童,卻在玻利維亞的街頭,每天每天,上演著最原始、最粗暴、最血腥的戰鬥。




他選擇到南美洲最貧窮的國家──玻利維亞服務,並且不僅在拉巴斯市的兩家孤兒院工作,更主動每天晚上到危險的市區照顧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街童」(street children)。他真誠的心意、認真的態度以及有效的醫療,不只贏得街童的信任,更透過與這些鮮為世人所知的「不被看見的孩子」(invisible children)的深入交往,而寫出他們的辛酸道白:「人們不會去了解我們的問題。街頭的問題不一定會讓我們做壞,我們做壞往往是因為家庭的關係;我們有很糟的父母。但人們從不傾聽。」

與街童相處的日子,歷經悲辛、憤怒、無力。黃至成曾想領養一個孩子,但是她寧可和媽媽留在街頭。有一次他坐在市中心冰冷的水泥街道,想知道他用盡全力,究竟對這些街童的生命造成什麼改變。他問一個雛妓:「你想從我這裡得到什麼?」她不想馬上得到錢、藥品或任何東西。
她只希望有人可以為街童蓋個家。

現在黃至成醫師建立了“玻利維亞街童計劃"(The Bolivian Street Children Project)。這個計劃希望引起世人對全球街童困境的關注。他們的目標是將童年、權利、尊嚴還給玻利維亞那些被遺棄的街童;也希望這些孩子能成為榜樣,成為帶動結構性變遷的動力。

看這本書的同時,
我哭了很多次

有時是看到孩子的那種堅強,而留下的眼淚
有時是因為感受到他們的無助而流淚
有時是因為看到自己的幸福而流淚

那一些住在玻利維亞街上的孩子
他們要的不是我們的可憐,不是我們的救濟,更不是我們的憐憫和寬恕
他們只要我們的了解和同理心
他們只想有尊嚴的活著

就像書中有一個孩子,他被人捅了一刀後,黃醫師捐血給他。
之後黃醫師跟他說其實當時如果有人對他使眼色,他可以走開。
不過那孩子說
“你知道嗎?我需要被尊重。我只需要這個,尊重。如果再遇到一次,我還是會這么做。”

黃醫師:“你是說,你愿意為了被尊重而死?”
那小孩眨著眼。

在看到書中,黃醫師談到
有時自己在玻利維亞幫忙街童時
到底是在幫助他們
還是只是在滿足自己想要幫助別人的心?
我真的很羞愧

我常常把救人的理想掛在嘴邊
而當我選擇念醫學的時候,
心里就是抱著
可以為病人拔除苦難
為社會的健康做出貢獻的偉大理想抱負
到底是想要滿足自己助人的執著,滿足自己可以幫助別人的愿望以及優越感,
還是真正的在幫助別人

黃醫師很誠實的面對了自己心
誠實的承認自己的偽善,虛假。

而我還是沒有勇氣可以面對自己的虛假

有時候,我們只是把自己想要給予的附加在別人身上,在別人身上實現我們想要幫助別人的希望,
不過我們真的是在幫助別人,還是只是在實現自己幫助別人的愿望。。。

當我們覺得自己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有一種莫名的驕傲感,覺得自己是在幫助別人。
其實真正的幫忙,應該是沒有幫助者以及被幫助者這兩種身份
因為一旦你覺得自己在幫助別人,你就會處在一種較高的位置上看別人。

無論如何,我還是會一步一步地朝著我的目標努力。
加油!孫宜萍!



洗衣

今天早上我用手把衣服都給洗好了。。

當我在用清水把衣服的泡沫弄干凈時,我開始在想。。
如果我每次都把全部的衣服倒進桶子里,
一定會有一些衣服弄不干凈
倒不如我每次就把一件衣服放進桶子里
確保那一件衣服一定會被洗干凈。。

這樣反而會比較有效率

其實
就像平時我們在做事情時,
總是會為了省時省力而一次做很多事情
反而到最后什么也做不好

就就像我前幾天看的書《玻利維亞街童的春天》一樣
書里談到的是一名到玻利維亞街上幫助街童的醫師~黃至成醫師
他說

“你無需幫助他們全部的人,因為我們不可能做得到。
實際上,你只要一次幫助一個就好了。
世界上有七千萬個街童。
有了你的幫助,就能減少一個街童。”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自己的理想放得很大,放得很遠,
期望可以到最貧窮的地方
救很多的人
不過其實
只要先從身邊做起
一次幫忙一個
那也就夠了

Monday, January 11, 2010

呼吸

我想大口大口呼吸
呼吸新鮮的空氣
常常在街道上或人群裡
我們卻都是失去呼吸的權利

我想大口大口呼吸
呼吸新鮮的空氣
不管在街道上或人群裡
我們都可以大口呼吸

呼吸呼吸新鮮的空氣
呼吸我想要大口呼吸



我好幾天前夢到了我自己在田野中騎腳車
看天空
看稻草
感覺好自在


我真的很想大口大口呼吸